杜菁菁同志,1972年出生,1994年8月參加工作,中共黨員,現任杭州市信訪局接訪處處長。該同志從事信訪工作18年,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身信訪工作,耐得平淡、舍得付出,始終堅持嚴謹、細致、扎實、求實,腳踏實地埋頭苦干,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做出自己貢獻,贏得了領導的肯定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。
“為黨和政府分憂是我們的分內職責”
“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一座連心橋,為黨和政府分憂是我們的分內職責。”從事信訪工作18年,杜菁菁把青春和熱忱都獻給了她深愛的事業,尤其是擔任接訪處處長以后,每天與老百姓面對面,她更是對群眾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。為進一步方便群眾,提高服務質量,她大刀闊斧創新改革,在充分調研基礎上,對接訪中心的工作架構進行完善,優化接訪流程,提升接訪效率;進一步完善聯合接訪制度,疑難問題采用部門聯合接待方式,讓來訪群眾“最多跑一次”;牽頭訪調對接,深化人民調解參與信訪工作,市區兩級成果被國家信訪局《人民調解》雜志采用,并入圍2018年最佳創新舉措評選;開展滿意窗口建設,以拱墅區、余杭區良渚街道接訪場所建設為試點,提出接訪場所人民滿意窗口建設的方案和建議;完善信訪信息預警預報機制,深化情報信息收集工作,及時掌握信訪工作動態,報市領導供決策參考;建立疑難信訪問題跟蹤督辦制度,落實一件一交辦,一周一匯總和一月一通報,督促疑難和突出信訪問題的有效化解,維護社會穩定。一系列高效有力的措施,使杭州市接訪工作規范性顯著增強,處置重大突發問題能力明顯提升。“信訪工作不好做,但只要我們盡心盡力去做,群眾終究會理解和信任我們!”杜菁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話。
“有困難當然要沖在前面”
近幾年來,“平安浙江”、“和諧杭州”,“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”等戰略目標,都對信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尤其是2018年,重要節點多,重點時段長,城建拆遷、環保鄰避、市場領域經濟糾紛、務工人員討薪、精裝修房屋質量問題等案件大幅增加,接訪工作任務艱巨,作為接訪處處長,杜菁菁在日常工作中始終繃緊“保平安、維穩定”這根弦,有困難沖在前面,把責任扛在肩上。特別是6月以來,杭州網貸平臺接連“爆雷”,網貸投資人集聚上訪不斷。面對困難局面,杜菁菁不回避,不退縮,每次發生集體訪和大規模聚集訪,始終堅持站在第一線,帶領全處同志耐心細致做好上訪群眾工作,處理問題做到有理有節,既講法律,也講感情,讓來訪群眾心服氣順。她一邊做好群眾疏導,一邊深入思考,認真研判網貸平臺來訪態勢,根據市領導指示,在局領導的支持下,牽頭成立市信訪與公安、金融三家單位聯合接訪專班進駐省、市接訪中心,籌劃建立“兩級接訪、三級分流”機制,與全處同志通力配合,加班加點三個多月,有效控制了態勢,沒有發生一起因工作不到位激化矛盾的情況。那段時間,她常常是餓了就啃幾口面包,累了便在桌上趴會兒,本來身體就單薄的她更加消瘦了,但談起工作她仍然精神抖擻,有了困難她都是身先士卒。“巾幗不讓須眉??!”領導和同事們都感嘆。
顧得了公家顧不了小家
從事信訪工作18年,杜菁菁雖然經常遇到怒氣沖沖、滿腹怨言的來訪群眾,碰到過許許多多難以解決的問題,但她始終把來訪群眾當朋友,笑臉相迎、細語安慰,化解矛盾、解決問題,用滿腔真情換取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理解。她一心撲在工作上,舍小家為大家。2018年全年安排接訪中心工作人員雙休日備勤值守,她除參加正常輪值外,只要在休息日發生群體性上訪,她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,參與接訪。2018年除夕,為了解決好一起民工討薪事件,她與同志們連軸轉,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,連全家團圓的年夜飯都錯過了。當走出接訪中心的大門,聽著隱約傳來春晚的歡聲笑語,看著燈火輝煌、喜慶祥和的城市,杜菁菁覺得內心充實而自豪,“為了社會的和諧穩定,苦一點累一點也值得。”她這樣說。對于工作杜菁菁問心無愧,但對于家人她心有內疚。2018年網貸平臺群訪高發時,適逢女兒高考,她卻忙得脫不開身,僅在高考那兩天陪了孩子一夜。女兒抱怨她:“別人的媽媽都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,你卻只顧著工作,你根本都不關心我。”從來不輕易掉眼淚的她,這次卻悄悄哭了,擦干眼淚,第二天一早她又出現在接訪中心。當女兒接到浙江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,她給女兒燒了滿滿一桌飯菜,女兒抱著她說:“媽媽,信訪工作很難,我理解你。”
“桃李不言、下自成蹊”。在杜菁菁同志帶領下,接訪處全處干部職工自覺服務群眾,不計個人得失,扎實做好每一件來訪工作,2018年,完成2萬人次接訪工作,整理重大信息12條,提出維穩工作建議6條,向市領導專報熱點問題23件次,編寫各類專題匯報14份,市領導多次作出批示,給予較高的評價。收到群眾錦旗8面,表揚信十余封,“群眾的肯定是我們工作最大的動力。”作為處室負責人,她還始終把廉政建設作為中心工作來抓,帶頭學習,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,增強廉潔自律意識,規范行為,以身作則、清正廉潔。杜菁菁用真情和奉獻詮釋著一名新時期基層干部的擔當,她在盡力讓群眾更滿意、讓社會更和諧、讓生活更美好!